·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首 页   本宫介绍   通知公告   新闻快线   教育培训   学员天地   教师风采   荣誉展示   特色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师风采
“融合”,让主持与表演课“活”起来——张菁
作者: | 发布时间:2023-11-02 | 来源:北仑青少年宫 | 点击数:0

【摘要】艺术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之一。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艺术教育成为家长的“新宠”而备受瞩目。主持与表演课作为校外艺术教育的一门热点课程,如何让课程“鲜活”起来,拓宽课程维度,加强课程内容专业度,提升课程体验感,本文将分别从主持与表演课与校内语文课的“融合”;主持与表演课与校外其他艺术单课程、多课程的“融合”为突破口,探索主持与表演课程发展的更多可能性,为学生营造轻松、健康的艺术活动氛围。从而将校外教育核心素养发展的根本任务扎深扎实,最终实现教育互补。

【关键词】融合;主持与表演;艺术教育

一、“双减”背景下,主持与表演课创新探索的动因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的俞伟跃司长曾提出:“校外培训要做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开展音体美、琴棋书画等培训,特别在学科类教学方面不要替代学校的教育功能。”明确指出了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表明了让孩子回归艺术教育的迫切性。

主持与表演课是一门综合的艺术教育课。它的魅力是“在主持和表演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主持与表演”。让孩子在学校学习之余,充分发挥他们的天赋和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学会自我娱乐、休闲,提高他们认识美、创造美、交流美的能力,陶冶他们的心灵。但如何让主持与表演课的内容更专更精,就需要挖掘不同的艺术形式、内容加以“融合”。本文将从此出发,对主持与表演融合课进行剖析。

(一)“融合”到“融合”课程

所谓“融合”,就是将有着内在联系的不同事物进行整合,而“融合”课程即是将不同学科合并为一门新学科进行课程教学。

最早的融合课程是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发达国家为源头发展的。在我国,近年来基于“融合”理念下的课程改革与探索也层出不穷。作为一名校外艺术教育工作者必须以敏锐的视角紧跟时代教育的风向,挖掘融合理念于本专业科目发展的可行性。

(二)主持与表演课要勇于打破现状,挖掘新形式

校外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而就“双减”政策下的校外教育再是单纯的辅导班、小画室,而应探索新课程新教法新理念,呈现百花齐放的课程多样性,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感。

青少年宫作为校外教育的主阵地,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设了诸如声乐、舞蹈、国画、主持与表演、科学小实验等诸多课程。这些课程虽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但课堂模式与校内教育基本相似,仍然是以教师授课为主,学生被动学习为辅,以单一科目进行集中授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并没有被有效激发,个性化的体验感并未彻底实现。这就需要打破现状,勇于尝试新理念。

二、“融合”助力主持与表演课,将增新亮点

(一)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融合”势在必行

2001年我国教育部就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确立了课改的核心就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就此融合课程应运而生,校内教育率先垂范,进行了多方位多学科的课程融合,并在探索中寻求到诸多新亮点。但对于以艺术课程为主的青少年宫,融合理念的运用还只是凤毛麟角。

(二)主持与表演课的特点适用于“融合”理念

1、课程的产生即是融合的体现

主持与表演课的产生本就是基于播音主持艺术与舞台戏剧表演两个专业科目的融合,同时加入能够符合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影视艺术作品,由此整合的一门兼具挖掘儿童创造性、表演性的新兴课程。

播音主持艺术在我国是一个新兴专业,而播音主持艺术课程以夯实普通话的标准发音为基础,通过发声、气息、语音语调、播读技巧等进行全方位的课程学习为社会输送播音人才。而舞台戏剧表演的发展则历史悠远,它是一种通过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一个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一个是历史呈现的产物,两者的结合必然具有它发展的前瞻性和可行性。

2、课程的融合符合学生学习规律

主持与表演课是结合了二者的课程特点,融合了二者的课程内容。通过基础的发音训练为基石,从符合少年儿童学习规律的吐字发声、胸腹式联合呼吸、语言表演技巧着手,通过绕口令、诗歌、散文、三句半、相声、贯口、小品、配音、儿童剧、情景舞台剧等多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有充分的参与感和角色体验感。而课程所涉及的内容丰富多彩,又交叉于美术、音乐、舞蹈等课程,这就为不同科目的艺术课程融合奠定了基础。

三、主持与表演课跨科目融合的实然路径

(一)主持与表演课后劲发展需专业知识为后盾

主持与表演课要想克服教学观念僵化滞后、课程单一化和教学方式刻板化等问题,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出发点,大胆尝试实操性、体验感更强的课程内容和形式,而艺术多科目的融合在大趋势下便成为一种应然选择。然主持与表演教师不能兼具多门类科目知识教授的专业性,此时与其他艺术科目进行融合便成为了突破点。丰富主持与表演课程的内容,用专业的人提供专业的辅助,使教学方式以不同科目的多元化,学生学习方式体验的多样化,促进学习氛围更民主、更轻松、更浓厚。

(二)主持与表演课融合方式的选择

就目前国内外课程整合的现状,整合的方式多种多样,“拼盘式”即几门学科组合在一起,各自仍保持自己的知识体系;“融合交叉式”就是两门或多门学科“融合”在一起,各学科不再保持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按照新的教学主线把各学科知识编排在一起。针对学生不同的兴趣点进行不同科目的打包组合,可拼盘,可交叉,增强科目间知识的融会贯通。

四、主持与表演课“融合”的运用

主持与表演课可根据艺术融合课程的内涵,探索两个方向的“融合”,一是校内语文课,一是校外其他艺术

(一)主持与表演课与语文课的“融合”

语文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举足轻重的一门学科,它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计划完成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是一个“读”字。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对如何朗读提出了高要求。

主持与表演课恰好可以作为语文朗读精读的有效补充。从朗读的内部技巧,包括内在语、情景再现、对象感;外部技巧包括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进行课文的有感情朗读。最终达到以读促听,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共同提高。同时语文课本剧的发展也验证了主持与表演课中“表演”元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同时也可将影视资源融入到语文学科的课程中,将抽象枯燥的知识与生动形象的影视艺术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

(二)主持与表演课与本宫其他艺术课的“融合”

1、与科学小实验课程的碰撞

科学小实验是少年儿童非常喜欢的课程,学生们通过亲眼目睹、亲自动手完成一个个神奇的小实验。但实验过程中更多存在于动手阶段,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将这些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真正消化吸收。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主持与表演课程所训练的“讲”的能力作为补充。设计与科学实验课教学大纲相匹配的主持与表演课程教学内容的新拓展,可以用“解说词”的教学作为补充。既强化了两个课程的结合,同时也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维度,继而增强课堂体验感。例如:科学实验课的《水会爬高高》,通过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在动手做实验时,可以通过视频记录全过程。然后将视频投放在主持课堂上,让孩子们对实验过程进行解说。

2、与国画课程的你来我往

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国画课程一般都是按题材进行系统授课,那么主持与表演课程可以同步开发出与国画课程题材相同的诗歌朗诵课程进行二度融合,既加深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又使具体的画更生动更具思考性。例如:国画课堂中“江南水乡”的创作,可与主持课堂的诗歌朗诵《江南》相互交织成知识灵感的源动力,从而形成融汇于心的情感价值的体验碰撞。

3、与舞蹈、音乐课程的切磋律动

一台好的舞台剧表演是要汇集音乐、声音、肢体动作等多重表演元素的整合才可达到形神兼备、唯美动人的共鸣效果。通过不同学科老师的“专”的能力,协同合作,强调视觉、听觉、动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相互融合转换,使之产生联系、交融和对话,以此挖掘新的创意、新的感受和新的形态的“合”。让学生所学得以实践,不但丰富了艺术感受,更激发了创造力。

五、总述

主持与表演课程与校内、校外不同课程的融合实则是以共享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融合,找出彼此之间在概念、技能、态度、情感等方面的共性和联系,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和教学方式的多元性。在融合过程中,需要不同科目教师合作进行课程内容选择和教学设计。不同艺术融合课程是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创造性活动并不仅仅依赖于一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时候需要建立在一个广阔的知识技能背景之上。以主持与表演课程为引,拓展出科目的交叉融合,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知识技能和兴趣水平。同时也发挥了“双减”下艺术教育课程对校内学科教育的补充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著[2]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5

 刊[3]李玉珠.学科课程整合的实践探索、问题及思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7:28.

 著[4]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206-214.

 刊[5]周新悦.《艺术融合》课程研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5(4):16-18.

 刊[6]黎剑锋.影视艺术与中学语文课程的整合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09(14):102-104.


返回到顶部
报 名 入 口
报 名 须 知
家 长 问 答
联 系 我 们
 
各宫动态
·【海曙宫】让歌声飞扬,让梦想起航!
·【海曙宫】024年海曙区中小学生艺术节器乐合奏比赛圆满落幕
·【海曙宫】“舞”彩缤纷,海曙区这场展演精彩纷呈!
·【海曙宫】百年“宁波帮” · 看见宁波城市风华——第四届“我和宁波这座城” 绘画比赛圆满结束
·【海曙宫】“爱在立夏”迎夏仪式
·【湖州宫】2024年湖州市第35届中小学生航模锦标赛顺利举行
·【安吉县青少年活动中心】春日趣诗词 童声唱诗歌-“声空少儿合唱团”社团活动
·“寻乡村之美 享农耕之乐”市青少年五一假日营圆满结营
·“一滴牛奶的奇妙旅行”市青少年五一假日营活动圆满结营
·【海曙宫】党团日活动|党纪教育学习会暨五四团日活动
·【海曙宫】万象“耕”新,在田野过个五一劳动节!
·开市啦~北岸红领巾爱心市集如期聚爱
本宫介绍
指导单位:浙江省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心 主办单位:宁波市北仑区青少年宫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黄山路857号富邦世纪商业广场F1 电话:0574-86861605 86782985
技术支持:青少年宫在线[www.qsng.cn]
浙ICP备05073540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478号